這是比較有自信的設計,或者一些很小的系統,末端設備阻力相當,或者是主立管設置同程,依靠管網自身設計滿足靜平衡要求。
二、僅設置靜態平衡閥
靜態平衡閥,它是通過改變閥芯與閥座的間隙(開度),來改變流經閥門的流動阻力以達到調節流量的目的,其作用對象是系統的阻力,靜態平衡閥能夠通過調試將新的水量按照設計計算的比例平衡分配,各支路同時按比例增減,調節系統的初平衡。
這種做法在實際的項目中是比較常見的,利用靜態閥可以調節管網的初平衡,一般系統都是超流量設計,但即使如此,如果初平衡不好,還是會存在阻力小的(一般近端)流量過大太多,而阻力大的(一般遠端)流量不足。也許有人說設計上滿足小于15%的不平衡率即可,但現場施工安裝因素也不一定可以保證系統的初平衡,所以為了系統初調試,設置靜態閥還是有必要性。
三、僅設置壓差控制閥
壓差控制閥也叫動態壓差平衡閥,它是用壓差作用來調節閥門的開度,利用閥芯的壓降變化來彌補管路阻力的變化,從而使在工況變化時能保持壓差基本不變,它的原理是在一定的流量范圍內,可以有效地控制被控系統的壓差恒定,即當系統的壓差增大時,通過閥門的自動關小動作,它能保證被控系統壓差增大反之,當壓差減小時,閥門自動開大,壓差仍保持恒定。是對系統在運行過程中的動態平衡進行調節,減少流量波動對末端的溫度波動。
僅設置壓差控制閥的觀點并不是說系統不需要有靜態平衡調節,而是認為可以通過壓差閥鎖定一個壓差值,在末端閥門全開的情況下讓其控制該環路的最大流量,當然首先要做到如何得到在系統平衡的情況下該環路的壓差,還是要做流量的靜態平衡,僅是通過平衡閥來調試靜態平衡就已經很復雜,在沒有靜態平衡閥的情況下,采用何種手段通過手動調節來完成系統的初平衡,有一定的難度,甚至說在目前粗放式安裝工藝情況下不可能做到。
四、設置靜態平衡閥+壓差控制閥
這種靜態加動態組合做法也是做的比較多的一種做法,如下圖:
靜態平衡閥用于初調,在靜態水力調試平衡的情況下,再在每個環路最大流量下設定壓差控制閥的壓差值,可滿足系統在靜態和運行動態下的平衡,特別是對各環路水流量變化不一致的情況,可以保證在系統調節過程中最不利環路不受大的影響(指系統中負荷變化不一致的情況時)。
不過,是不是覺得靜態加動態就是一對完美的組合呢?其實不然,也有情況設置動態壓差平衡閥是不合適的。
-
空調水系統水質差,雜質多,容易堵塞,造成壓差控制閥的失效,當然和安裝也有一定的關系。
-
兩管制(冬夏切換)系統,冬夏季水流量有較大差異的,不建議設置壓差控制器的,主要是冬季流量小,末端壓力不足,壓差平衡閥反倒成為一阻力件。
實際項目大系統的靜態平衡很難通過設計來保證,即使能通過設計保證,也不能保證施工完成安裝設計要求做,所以在大的空調水系統中靜態的平衡措施還是有必要的,對于動態平衡,完全是錦上添花,但是如果用的不好反倒畫蛇添足。